11月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这是美国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首次发起双反调查。 据了解,本次“双反”调查涉及的中国光伏企业多达75家,基本将国内有一定规模的光伏企业一网打尽。目前,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组织下,14家中国光伏企业也将联合抗辩美国“双反”,并委托美国盛德律师事务所为代理应辩事宜。 2011年以来,中国光伏业本已是多灾多难,而此番“双反”立案又将进一步加重市场对其前景的担忧情绪。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我国光伏企业或将遭受20亿美元损失。折合成人民币,该损失将超过百亿。 美国立案双反调查 今年8月,美国Solyndra(加州)等三家太阳能企业相继破产,与此同时,美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公司FirstSolar财报业绩也出现了大幅度下降。 10月19日,SolarWorld Industries America Inc。牵头联合其它6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称“中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市场非法倾销多晶硅光伏电池,中国政府向国内生产企业提供包括供应链补贴、设置贸易壁垒等非法补贴”,要求“联邦政府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超过10亿美元的关税”。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GATT)第6条第1款规定,倾销是指“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或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的新建造成实质性阻碍,应该受到谴责。” 根据上述定义,任何反倾销措施的采取,都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确实存在倾销,即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第二是倾销的客观要件,即损害确实存在;第三是倾销价格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只有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贸易行为才能构成WTO规则意义上的“倾销”,仅仅进行廉价销售不能称为法律上的“倾销”。 但是,美国此次提出的“双反”之法律性质,属于美国国内法,而并非适用WTO GATT条文裁定范围,也就是说,“美国可以不经过世贸组织的仲裁就可自行决定结果。”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负责人刘鹏旭对网易财经表示。 美国光伏企业提出“双反”调查的表面原因是,中国一些光伏企业以超低价出售多晶硅光伏电池等产品,倾销幅度超过100%。美国人认为,由于中国光伏组件价格过低,美国流失了数以千计的工作机会。同时,美国企业还认为中国政府向国内生产企业提供大量的非法补贴,补贴内容包括供应链补贴、设置贸易壁垒等。 11月9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将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据了解,本次“双反”调查涉及的中国光伏企业多达75家,基本将国内有一定规模的光伏企业一网打尽。 目前,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组织下,14家中国光伏企业也将联合抗辩美国“双反”,并委托美国盛德律师事务所为代理应辩事宜。 德国公司或为幕后推手 此次美国7家“挑事”公司的领头羊Solar World,是德国最大光伏公司的美国分公司。这家公司是一家纯正的德国公司,同时也是德国最大的光伏公司。 据媒体报道,在11月8日的听证会中,由SolarWorld公司牵头提起申诉,成员仅为7家美国光伏企业的的太阳能制造联盟(CASM),遭遇了由9200个美国光伏员工的25个集团及公司组成的平价太阳能联盟(CASE)的反对,CASE认为,“此种申诉的进行将抑制美国太阳能光伏市场的发展与可持续性”。 不过,11月9日,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正式进入立案程序,说明Solar World等七家公司得到商务部的支持。 其实,中德宿怨已久,美国或许只是个开头。2007年,德国本土生产的光伏组件为875兆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0.5%),仅能满足德国安装需求的67.3%,其余大量的组件需要从国外进口,而那一年,正是中国光伏企业的崛起元年,德国的组件缺口对推动中国光伏业的急速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无锡尚德(光伏组件生产商)在2007年的年产量是其在2002年的54倍。 在2007年,德国光伏组件产能占全球第一的地位,仅在一年之后的2008年,即被中国同行超越。2008年在中国光伏业崛起之后,德国更是一年不如一年。 在2009年,德国光伏巨头Q-Cells当年一季度销售额下降17%,二季度税前亏损6200万欧元,并计划关闭数条生产线,当时Q-CellsSE的总裁指责中国产品的价格处于“倾销的边缘”,从而直接导致当年9月中国遭到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太阳能公司发起的申请对之出口进行反倾销调查的行动,这是中国光伏业第一次遭遇贸易保护性质的行为。 显而易见,德国光伏企业与中国在贸易摩擦上的积怨早就存在。 中国光伏业损失或超百亿 不过此次挑头的虽然是德国公司Solar World,美国商务部同意双反立法,表明美国国内确实也有打贸易保护牌的意向。网易财经从公开资料的查阅中发现,这种意向的存在,很可能是因为当下的美国光伏企业已无法在技术和价格上与中国同台竞技。 美国可再生能源业市场调查机构“GTM研究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美国约有五分之一的光伏产能因破产或停产而消失,主要原因是无法与中国廉价太阳能产品竞争。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微博)对网易财经表示,“美国的光伏企业,在技术上原本领先于中国,但其在不到5年时间内,从领先变成落后于中国。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重振光伏企业的有效手段就是发起贸易战,诉诸贸易保护主义。” 从中国光伏企业出口市场的构成来看,美国市场所占比重并不高。虽然美国市场在中国光伏业中地位不彰,但欧洲市场正在萎缩,其主要太阳能支持国如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正大幅下调太阳能光伏补贴额度,美国市场对于中国光伏企业而言,寄存着新的希望。此时的双反,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打击。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的估计,美国市场占整个中国光伏业出口比重的10%,我国光伏企业或将遭受20亿美元损失。折合成人民币,损失金额将超过百亿元。 如果欧洲紧随美国的脚步,也随之发起类似“双反”的贸易行为,则中国光伏业将被彻底击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国内太阳能行业市场有90%在海外,此次美国“双反”可能会诱发欧洲市场效仿,整个行业可能有灭顶之灾。 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一直坚持认为,中国本土模式的代表英利公司采取的垂直一体化经营模式,以及成立产业联盟,是应对未来挑战的有效途径。 值得探求的是,业内都认为成立产业联盟是有效应对外部挑战的好办法,但时至今日,这个联盟仍未能出现。“是不是要真的等到产业出现雪崩时,再去临时抱佛脚?”浙江省一位业内大型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如此质问。 该贴已经同步到 apple的微博 |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4-11-25 20:53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