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实了尚德正在准备申请破产的传闻!”10月18日晚,新浪微博上突然出现了这样一条爆炸性的消息。 10月19日,《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多次联系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尚德电力”)方面,均未得到正面回应。但19日上午在新浪微博,经过实名认证的“尚德电力”微博针对上述消息称:“这是一个谣言。” 然而,从尚德电力近期并不漂亮的财务报表来看,虽说公司尚不至于申请破产保护,但资金链却已非常紧张,而从多位太阳能业内人士处亦了解到,尚德的困难在业内早已不是秘密。 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和太阳能光伏行业领军人物,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能否带领公司走出困境?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专家保守地表示:“只能说我们希望他可以走出来。” 银行贷款高压尚德 “明后两年将会比较难过,我们必须熬过这两年冬天。”9月28日,在尚德电力创立十周年庆典上,施正荣坦言。现在尚德电力已经步入了冬天。 尚德电力公布的2011年二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当季尚德电力的营业利润为亏损1.703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20.5%。尚德电力强调,由于二季度毁约了与MEMC的长期协议,公司为此付出了2.119亿美元的代价,其中包括注销未摊销的认股权证0.919亿美元,和一次性结算费用1.2亿美元,因此去除这些影响,该公司仍有营业利润0.416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5%。 尽管尚德电力在财务业绩报告的开篇便强调,公司二季度光伏的总出货量比2010年同期上涨了48%,比一季度上涨了2%。 但可以看到尚德电力二季度的总收入为8.307亿美元,而一季度为8.77亿美元,2010年同期则为6.251亿美元,不难看出,公司虽然在二季度出货量较一季度有所增加,但收入实际上下降了5.3%,与2010年同期相比,出货量尽管增加了近一倍,但收入仅增加了32.9%。 尚德电力表示,造成上述总出货量增加幅度与收入增加幅度不匹配的原因,为光伏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下降。 尽管尚德电力表示在不考虑MEMC合约取消的影响下,营业收入有所盈余,但实际上由于高额负债等因素,该公司巨额净亏损。当季,尚德电力巨亏2.591亿美元,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的净亏损为2.595亿美元。可以看出,即使去除MEMC合约取消的2.119亿美元支出,该公司仍净亏损4720万美元。 更让尚德电力前景不容乐观的是该公司的现金流。从二季度财务报告中可以看出,截至2011年6月30日,尚有短期借款16.66亿美元,但公司账面上的现金只有6.48亿美元,而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仅190万美元,一季度为-1.402亿美元。可以看出,单靠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账面现金,公司似乎很难偿还短期借款。 此外,由于尚德电力有大量银行贷款,公司仅二季度就需要支付银行利息3250万美元,因此该公司的现金流利息保障倍数仅0.058。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6月30日,尚德电力包括长期借款中的即期部分,公司的短期借款为16.65亿美元,但公司的长期借款为2.023亿美元,换句话说,尚德电力的绝大部分银行贷款都将在未来一年内到期。因此,除非公司有新的融资活动,否则难以为继。 但由于尚德电力的股价已经从最高每股90美元大幅跳水,及至19日更低至2美元左右,另外中国概念股的神话在美国资本市场已经破灭,尚德电力冀望从资本市场融资目前看来可能性很小,公司纾解资金压力最大的可能还是通过新增银行贷款方式。 身处江浙腹地,尚德电力正在遭遇的金融小环境是温州工厂倒闭潮带来的银行坏账风险增加,由于倒闭工厂中有相当部分是光伏企业,有消息称银行已经收紧对光伏企业的贷款。比以往更加警惕的银行将如何对待这个老朋友? 不过,一位光伏行业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就尚德电力不足70%的资产负债率而言,在行业内还只是平均水平,离破产尚有一段距离。由于公司对于无锡一地的象征意义,相信当尚德电力遇到资金困难时,当地银行仍会伸出驰援之手。 施正荣的失误 作为归国创业的“洋博士”,施正荣曾经创造了一个创业神话,及至登陆资本市场时,施正荣的个人财富更问鼎中国富豪榜。 熟悉施正荣的人士说,在长达十年的创业守业过程中,由于高涨的自信心,令尚德电力在经营上屡屡犯错。 首先,当然是尚德电力对硅片市场价格预期判断的失误,令公司二季度一下子便损失了2.119亿美元,而此前伴随着硅片价格的下跌,公司已经在原料上损失了很大一块。 此外,尚德电力曾看好薄膜电池市场,斥巨资在上海投资薄膜电池生产厂,但不久后施正荣便公开表示,不再看好薄膜电池市场,已经投资的上海厂房后被转为生产多晶硅组件电池,上述人士表示,此项投资失误便令尚德电力损失达到10亿元人民币。 上述人士还表示,2006年,尚德电力与日本MSK公司签订收购协议,斥资数亿美元收购了该公司。尽管此举为尚德电力赢得了日本销售渠道,但从2011年来看此项收购并不合算。 另外,上述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尚德电力的失误还包括不坚持公司决策。很早之前,尚德电力实际上已经意识到了控制上游产业的重要性,并试图投资多晶硅生产企业。但最终却没有坚持下来,反而是保利协鑫这样的公司坚持下来了,并为今天赢得了局面。 近期,有消息称,尚德电力刚于山西长治投资一个3万吨的多晶硅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10亿元。此举是否是尚德电力“最后的救赎”呢? 上述不具名专家则对记者表示,此前不深耕,现在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去投资上游企业,反而会进一步加剧尚德电力资金链的压力。 从一个对比可以看出尚德电力资产的质量,同样作为光伏企业,晶澳公司的产能与尚德电力相仿,但晶澳公司目前的长期资产大概为10亿美元,而根据尚德电力的财务报告,该公司的长期资产大概为28.8亿美元。 行业资深人士表示,正是由于多年来的各项投资失误,令尚德电力的资产质量较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无效资产。 光伏走下神坛 实际上,这个冬天不仅是尚德电力的,也是整个光伏行业的。 “中国光伏企业正在受到双重压力”,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记者表示,双重压力一方面是来自金融危机带来的销售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企业之间近身相搏带来的利润下降。 由于中国的光伏产品约九成用于出口,因此国际市场的变化对于中国企业的影响非常显著。就国际市场而言,包括德国、法国等在内的欧盟国家是中国企业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但近期由于欧债问题,很多国家对于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有所变化,而投资商亦因为资金问题很难保持原有的投资规模,因此孟宪淦表示,以往“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经营模式,令中国光伏企业现在初尝恶果。 当然,即使不依赖于国际市场,中国本土受财力所限,政府能够给予光伏电站的上网电价补贴亦有限,因此即使光伏企业将目标转为内销,短期内的销售空间也还不是很大。整个十二五期间,中国光伏的总装机容量也不过10GW。 与国际国内市场光伏装机容量的增加速度不匹配的是,中国光伏企业的产能扩张。据孟宪淦介绍,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已经达到30GW-40GW,仅50MW和100MW产能的光伏企业就有数百家。然而,就全球而言,2010年整个光伏市场的总装机容量不过17.5GW,2011年乐观估计也大概是20GW左右,因此中国光伏企业的产能已经明显过剩。 上述光伏产业资深人士表示,尽管由于此前的成本优势,中国光伏企业已经取得了全球绝大部分份额,导致近期便有3家美国太阳能企业申请破产保护,但在淘汰了其他国家公司之后,中国企业之间的成本优势已经不存在。 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多晶硅组件的出货价格,已经从2008年年底的4美元/瓦下降到了1美元/瓦。在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类似于尚德电力这样做组件的公司便只能通过控制成本的方式来消化风险。 孟宪淦认为,中国企业环境和国际上有很大不同,在发达国家,企业大多专注于一个产业的其中一个领域,做好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即可,但中国企业如果想要控制成本和抵抗风险,最好要掌握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据了解,由于多年来搭建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包括保利协鑫等在内的光伏企业,业绩并未受到行业波多太大影响,2011年来保利协鑫的业绩仍好于2010年。 该贴已经同步到 master的微博 |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4-11-25 20:33 , Processed in 1.453125 second(s), 1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