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发改委一纸《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成为舆论的焦点,更被投资者视作二级市场光伏板块行情再度扬帆的信号。 平价上网时代来临 在通知中,发改委规定,凡今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今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发改委尚未核定价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含税);今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今年7月1日之前核准但截至今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每千瓦时1.15元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今后,发改委将根据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 简而言之,发改委设置光伏发电“标杆价”明年将降至1元/度,且未来还会适时调整。 殊不知,“1元/度”是光伏业盈亏临界线,曾是所有企业为之奋斗的目标。“我想,发改委的通知一定是在大规模调研基础上编制的,可以推测,明年将有一批企业有能力实现光伏发电成本1元/度,甚至更低。”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依据北京市供电局的数据,北京地区大工业用电尖峰价格为0.995元/度。由此可见,光伏发电只有实现成本1元/度,才有机会与传统发电模式竞争,而实现发电成本1元/度后,光伏业就进入了“平价时代”。 政策支持超预期 国内光伏市场爆发在即。光伏电价的预期由来已久,这被认为是国内光伏市场启动的标志性事件,但此前多数认为可能是在明年推出来,现在公布则是超预期了。平安证券分析师认为,此举一方面是因为光伏组件在不断降价之后,已接近此前每度电1元左右的目标,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希望在国外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尽快启动国内市场。 标杆电价具有吸引力。据测算,在西部地区的系统装机成本在16至18元,若以债务利率5.5%测算,在西部地区的等效峰值小时数为2000小时计算,电价设为1.15元,则25年期的项目收益率可达到17%,这已具有较好的吸引力。 安装量暂时不会受补贴金额限制。从现已公布的政策内容来看,上网电价高于当地脱硫电价的部分,用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解决。目前我国用电量每年约4万亿度,按照目前每千瓦时4厘钱的电价附加标准收取的金额,一年能收取100亿元左右。 若取其中30%补贴光伏,则每年可补贴4GW以上。平安证券预测,今年国内的新增装机将有1.4至1.5GW,明年可能会有3GW左右,后年可能达到5GW,这些量将不会受到补贴款的限制。 利好影响轻重有别 对于国内光伏产业链的影响轻重有别,逆变器、系统安装商和设备制造商将更加受益。专家认为,光伏电价的公布对产业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但是对于各个企业却是利好程度不同。由于国内多数光伏组件企业,其市场在欧洲基本占到其出货量的70%以上,但目前普遍预测德国和意大利市场将在明年同比有所下降。而中国、美国、日本是被寄予厚望的新兴市场,增速会快于其它地区,但是对于很多国内企业而言,美国和日本市场难以进入,中国才是有效市场。 综合考虑欧洲和中国这两块有效市场,国内多数企业对应的明年增量可能仍是较少,对于具有品牌和规模的企业将更有利。 三大分支各有精彩 目前商业运用中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主要包括:晶体硅(单/多晶硅)电池,薄膜电池和聚光电池。晶体硅电池因技术较为成熟,转换效率较高,是目前的主流产品,市场份额仍达80%以上。薄膜电池有成本低,质量轻,透光性较好,柔韧性好,易于与建筑材料集成的特点,在建筑一体化领域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聚光技术因其转化效率高、土地占用面积小,节能减排效果好,是未来大型光伏电站的理想技术。 晶硅技术产业链 投资机会主要在设备与辅材。看好天龙光电等企业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硅片切割环节的辅材细分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市场集中度高,龙头企业通过大规模产能扩建,获利丰厚,投资机会展现。关注新大新材、恒星科技等公司。 电池、组件制造环节,企业产能扩建快,市场竞争加剧,建议关注规模化、一体化的龙头企业,海通集团是较好的投资标的。随着多晶硅价格的下滑和行业准入规则的实施,国内企业间盈利能力的差距还将增大。建议关注成本控制能力强,生产能耗少的企业,如南玻A、银星能源。 薄膜技术方面 随着建筑节能的推广和用户侧发电上网和补贴政策的出台,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薄膜电池也将迎来第二波高速发展。中国在非晶硅薄膜电池方面具有品牌和规模优势,非晶硅电池仍是目前中国发展薄膜电池的主要方向,建议关注龙头企业拓日新能。薄膜电池的实验室效率已达20%,接近晶硅电池的实验室效率。技术前景诱人,成为薄膜电池中的投资亮点,相关上市企业包括孚日股份、哈高科。 聚光技术方面 聚光技术因其转化效率高、土地占用面积小,节能减排效果好,是未来大型光伏电站的理想技术。随着跟踪器等关键技术的成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逐渐提升,发电成本的持续下降,聚光技术的地面应用市场将面临爆发式的增长机会,光伏发电技术将走向多元化。目前,聚光技术的市场参与者很少,三安光电、乾照光电等企业拥有先发优势。聚光业务在短期内是这两家公司的炒作热点,未来2-3年随着产能的建成与释放,有望成为公司的成长亮点。 |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4-11-23 19:11 , Processed in 1.046875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