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报道,在经历快速的成长之后,光伏行业步入成熟期。如何降低成本成为业内最关心的问题。在今天(30号)的第五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众多生产商激烈讨论降低成本之道。 据最新统计,截至2010年我国太阳能电池总产量达8.2吉瓦,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硅片、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的产量也呈现等幅度快速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光伏行业“四头在外”的典型特征:原材料多晶硅的主要供应来自国外、销售渠道和融资渠道在国外、行业利润大头在国外。用江苏嘉盛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话说,是拿不到定价权,订单波动大。 钮阿兴:新能源,特别是光伏行业,不管是产能规模还是企业数量,应该是全球第一了,但是定价权不是太大,另外一个,订单起伏比较大,有时候比较茫然,好像下个月的价格自己还拿不准呐,你不做我做,有一点恶性竞争的味道。 吉阳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良欣甚至半开玩笑的说,光伏行业是一个神经质的行业。他认为,要改变这种靠政策虚火来推动行业发展的局面,根本的途径是降低成本。 孙良欣:为什么会这么紧张,甚至是神经质,有一点点国际上的风吹草动就导致我们各种各样的起伏,去年德国说下半年要减少补贴,很多人就担心市场的问题。最根本的一点,还是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不断地去增强我们的核心竞争能力,最大限度地去降低成本。 作为拥有国内40%多晶硅市场份额的光伏行业上游生产商,保利协鑫的首席技术官代冰认为,产品成本的降低,一靠技术的进步来提高边际回报,二靠上下游企业的联合: 代冰:多晶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是技术上的进步来不断地推动成本的降低,并且和下游的光伏企业,像天合、晶澳这种一流的光伏企业强强联合,推动成本的降低。 而从事下游产品开发和生产的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资深总监吴解祥则表示,行业政策应适度向上游倾斜,打破目前产业链不平衡的现状,通过上游供应紧张局面的缓解来降低成本更为迫切: 吴解祥:就今天来看,大家很关心协鑫,是因为现在是拥硅为王的时代,这个是因为行业链不平衡,整个成本首先在于硅料上,它没有降下来给我们,像这个问题我觉得政府的政策引导很重要,早期是因为政府引导了市场投资使得硅的市场投资滞后于后面的电池和组件,所以导致今天的这个局面。 随着整个光伏产业规模的扩大,电价在逐步下降,一度电的价钱已经由2006年的4块多钱下降到现在的招标八毛到一块多钱,同网上电价基本接近。即便如此,恒基伟业董事长张征宇还是提出了不同的降价思路,他的想法是光伏发电不上网,直接入户,在降价的同时,改变依赖出口的市场格局。 张征宇:通过变出口为内需,变投资为消费,就是把它变成直流住宅的消费模式,而不是建电站为了卖点,直接由居民消费,同时减少整个的中间环节,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 |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4-11-28 11:15 , Processed in 1.062487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