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6|回复: 0

[产业观察] 光伏产业惨淡现状下的三大逆转攻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1 21: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光伏产业的噩梦自2011年开始。

  随着2011年财报相继出炉,光伏企业大面积亏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无锡尚德、晶科能源、英利、天合光能等国内的光伏巨头均未能幸免,无锡尚德去年全年净亏更是超过10亿美元,深陷亏损泥沼。

  总部位于上海的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澳”)也未能独善其身。2011年三季报显示,晶澳总营收为3.88亿美元,环比下滑7.3%,净亏损为5895万美元。与行业内大批高管纷纷选择离处于严冬的光伏行业而去不同,曹敏于2011年8月加入晶澳,可谓是临危受命。曹敏拥有多年投融资资本运作经验,曾带领林洋太阳能登陆纳斯达克。如何协助晶澳经营班子扭亏为赢、走出困境显然成为曹敏当下的重任。虽然形势不容乐观,但曹敏依然对前景充满信心,并与作者分享了晶澳过冬的“三把火”。

  光伏过冬

  晶澳太阳能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同时开展光伏系统工程的建设运营。2007年2月7日,成立不到两年的晶澳太阳能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当年电池片出货量仅132兆瓦的晶澳太阳能在随后的几年里,抓住行业上行的大好机遇,业务迅速扩张。

  曹敏表示,晶澳2007年到2009年三年的出货量均实现翻番。出货量从132兆瓦到277兆瓦,再到509兆瓦,而2010年出货量一跃接近1.5吉瓦(1GW=1000MW),相比2009年翻了2番,总收入也飙升至117.6亿元。自此晶澳太阳能成功跻身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商之一。

  事实上,晶澳太阳能的爆发并不是一天炼成的。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光伏市场一度陷入低谷,创下10年最低增速。随着2010年欧洲市场需求开始复苏,以及美国、日本装机量一路走高,国内光伏企业的订单不断增加,加之组件价格稳定,行业毛利率达到历史高点。受益于主要销售市场需求刺激,晶澳太阳能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

  “在整个光伏市场进入红火发展之前,晶澳顺势提前布局,扩大产能。在2010年下游需求最旺盛的时候,扩建的产能均得以释放。”曹敏把2010年晶澳太阳能业绩大爆发的奇迹归因于市场节奏把握好和实力的厚积薄发。

  目前,晶澳太阳能在安徽合肥、河北宁晋和燕郊、江苏扬州、上海奉贤、江苏连云港东海拥有七个生产基地,其中宁晋和扬州是电池片基地,合计电池产能超过3吉瓦,上海奉贤基地主要生产电池组件,产能超过1.2吉瓦,江苏东海则主要生产多晶硅片,产能超过800兆瓦。2012年2月晶澳合肥基地500MW组件又投入生产运营。其中大部分电池生产线是在2010年前建成的。

  然而进入2011年后光伏市场的行情急转直下。受欧债危机影响,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速放缓,而前几年行业高速发展时涌进了太多企业,致使产能严重过剩。资料显示,2010年占全球装机量80%以上的欧洲市场,比例直降到60%左右。中国的光伏产品历来主要用于出口,比例一度高达95%,其中有75%的产品销往欧洲,但2011年这一比例却下滑至56%。欧洲市场需求的萎缩严重冲击了中国的光伏企业。

  困难并不仅限与此。2011年11月8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起针对中国晶硅光伏电池和组件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尽管目前只裁定了反补贴关税,但业内估计推迟到今年5月份将裁定的反倾销惩罚性关税会更高,使得正在迅速崛起的美国市场无疑对中国光伏企业设置了障碍,严峻的市场形势导致光伏行业进入惨烈的调整期,大量落后企业和落后产能纷纷被淘汰出局,欧洲、美国和日本等曾经在业内辉煌风光的公司被淘汰了,中国许多中小规模的光伏企业亦同样出局了。

  i美股光伏行业分析师王毓明表示,下游需求的增速跟不上产能的扩张,导致2011年三季度以来多晶硅价格连续下滑。原本利润单薄的电池组件企业,更是在价格持续走低的过程中,陷入巨额亏损的困境。

  战略转向

  在过去的一年中,过度依赖欧美市场的国内光伏电池组件企业由于国外市场的萎缩大部分陷入经营困难的局面。2012年作为关键的一年,多家光伏企业试图改变现状,晶澳也是其中之一。

  晶澳太阳能开始将目光转向耀眼的国内市场以及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亚太区新兴市场。

  从2009年开始,中国就启动了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金太阳工程等项目,并于2011年出台了光伏上网电价政策,以期启动国内应用市场,解决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问题,把环境效益留在国内。而在不久之前,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又联合制定了《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快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让晶澳注意到了国内市场的潜力。2011年受国内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的支持,国内光伏安装量同比增长超过500%。此外青海的1吉瓦地面项目也将会刺激2012年新一轮政策调整。

  经历核泄漏、地震的阵痛后,日本当地的光伏市场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据统计2011年日本光伏装机量达到1.2吉瓦,同比增长30%。2011年8月日本政府通过一项新的上网电价补贴法案,该法案将于2012年7月1日起生效。晶澳太阳能已经开始瞄准即将快速发展的日本光伏市场,且已在今年获得了日本着名大公司的组件订单。

  曹敏表示,目前晶澳的主要任务就是密切关注各地市场,加快战略调整布局,特别是国内市场与日本及亚太区是发展的一个机遇。“发展方向的调整是战略上的问题,为了更好的支撑这个战略,内部还需要更多精细化的操作,比如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加强财务团队建设提高管理效率。”

  据曹敏介绍,目前晶澳太阳能财务团队超过100人,分散在中国总部、国内各生产基地及德国、美国等分支机构。现在曹敏正不断加大财务部门的建设,一方面引进税务、成本、预算和财务分析以及熟悉美国会计准则专业人士等优秀人才,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内部培训、跨部门交流,以拓宽财务人员的视野,提高工作效率。

  “任何财务管理都是在公司发展战略之下的。只有发展战略正确,财务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曹敏认为,做好财务管理的前提就是要深刻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优劣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配合公司的经营决策,支持业务的发展。“在投资扩张时,财务也必须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市场环境、财务稳健三个原则,不能过度发挥财务杠杆效应,否则遇到行业周期或经济低迷时,难免吃苦头。”

  力控成本

  事实上,包括晶澳在内,都对亏损提前有了预料。2011年7月8日,晶澳太阳能在2010年年报的补充文件中增加了原材料成本控制方面的风险提示。

  过去几年光伏产业强劲的增长趋势给足了国内光伏企业信心,不断扩大产能。其中下游电池组件厂商为实现多晶硅、硅片的及时充足供应,纷纷与多晶硅、硅片供应商签订长期采购合同。这使得在2011年多晶硅价格走低的情况之下,众多下游厂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反而高于市场价,进一步摊薄了利润。晶澳或多或少也受到一定影响。

  成本控制因此成为晶澳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

  为了降低采购成本,晶澳太阳能除了积极与供应商协调硅料硅片的采购价格和数量外,还在非硅材料方面努力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晶澳太阳能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严格控制库存,其四季度通过大幅降低库存对控制成本起到显着作用。

  曹敏表示,晶澳太阳能成本控制同时在采购、生产成本和库存控制三方面下功夫。在采购方面,无论是硅料还是非硅材料,都要货比三家选择最优性价比的供应商;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光电转换率、产品合格率等也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第三,当下材料、电池、组件价格不断走低,在这种情况下,库存越多损失越大,要将库存保持在适当合理水平。

  当然要实现成本最优化管理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为了达成成本最优化的目的,晶澳多管齐下。首先,严控预算是达到成本控制的途径之一。目前晶澳太阳能的预算相比过去制定更详细、更严厉。曹敏表示,通过预算能将公司的战略与规划有效落地,同时也是有效降低成本的方式。制定预算需要上上下下,反反复复讨论分析并采取措施然后定稿,而这个过程本身可以调动各部门及广大员工参与经营决策和降低成本的积极性。曹敏强调,预算管理的关键在于执行,公司不会为削减成本而忽略产品质量,依然力求生产出成本最低质量最优的产品,追求产品性价比。其次,供应链流程梳理和成本优化也是削减成本的措施之一。通过搜集各条生产线、不同产品的采购、生产、库存、销售等各个环节数据,财务从头到尾进行跟踪,分析数据提出改进措施。“供应链和生产过程的成本优化关键在于数据的准确一致。”

  此外晶澳太阳能还加强了税收筹划。自曹敏担任CFO后,晶澳新聘任了两位税务经理,分别负责国际税务和国内税务。与此同时,加强财务团队的培训,提高税务政策解读能力。

  加强避险

  严峻的市场形势及客户账期的延长也给光伏企业带来了应收账款和汇率风险上的管理难题。

  资料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概念股光伏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环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晶澳太阳能的应收账款控制在同业内也非常严格,晶澳和大全新能源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最短,约为35天。晶澳库存控制方面也相对成功,2011年第四季度存货周转天数为34天。

  曹敏表示,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有多种方式。晶澳太阳能一般采取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外保险公司进行合作,以规避商业信用风险和国外的政治风险;二是通过信用证、银行保函等方式实现安全收款;三是通过股权抵押、资产抵押及母公司(必须是有实力的大公司)担保。

  “与中信保合作可以多方收益。利用中信保的客户信用记录可以有助于晶澳太阳能选择优质客户,降低信用风险。同时在保险额度里的销售回款有了保证,一旦发生坏账中信保就会理赔。此外通过合作,中信保对国外买方企业建立诚信档案系统,一旦发生信用风险,则可能将对方加入黑名单,从而制约其与中资企业的后续合作。”曹敏认为与中信保合作非常稳妥。

  当然,由于买方企业的类型不同,晶澳也需分门别类的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保障措施。“比如与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合作,则尽量取得母公司的保证函;对于下游建设光伏电站的公司,如对方资金短期不能及时付款则要求抵押电站等。”在晶澳内部,应收账款的管理非常严格谨慎,不会有丝毫的放松。但是曹敏强调,“这也不意味着只是一味的控制风险,缩手缩脚是做不出成绩的。要综合各种因素,平衡收益与业务风险。”

  由于客户的发展也呈起伏波动态势,因此要时刻关注客户经营发展状况,曹敏要求其信用管理部门必须自己着手建立客户信用档案,自己没有记录的,则与相应中介机构合作,购买信用报告,以便为业务决策提供依据,更好地控制客户信用风险。

  另一方面,汇率波动风险也是出口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2011年人民币不断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了诸如订单减少、汇兑损失、利润缩水等更多挑战。Wind资讯数据显示,由于人民币升值,2011年上半年952家公司遭受汇兑损失,其中中石油汇兑损失最多高达5.3亿元,华能国际紧随其后损失达1.36亿元。

  海外贸易风险重重,要征战海外市场必须首先学会规避风险。晶澳太阳能在规避汇率风险方面主要采用套期保值等金融工具来减少汇兑损失。曹敏上任以来,晶澳的外币汇率套期保值由其亲自操作,凭借其多年期货业工作经验,采取灵活操作手法,尤其是坚守套期保值功能的原则,不为投机盈利所诱惑,已在套期保值头寸平仓上获利超过1000多万美元,大大降低了公司的汇兑损失。

  此外鉴于市场环境的不稳定,以及中国公司在华尔街遭遇唱空机构的频频狙击,晶澳太阳能为公司高管投保了董事高管责任险,以规避可能产生的经济损失。

  在曹敏看来,CFO除了需要按照法律法规和各国会计准则做好财务基础管理、编制真实财务报表、及时准确完整披露财务信息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推行管理会计,即将财务工作融入到经营决策和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为管理层决策、降低成本、控制业务风险提供服务和支持。“成本的降低和风险必须在事前事中得到控制。晶澳财务团队里有专人深入到业务中,收集成本的第一手数据、分析税务、金融、法律等各种风险,提出改进建议,使得业务和生产部门能够提前设计应对方案及措施,减少决策失误,降低损失。

       来源:中国财务总监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4-11-26 16:25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