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enleiding 于 2011-8-18 16:55 编辑
市场˙行情 2011年08月12日-08月18日 主题词:低迷行情注定贯穿2011全年 光伏企业急需做减法 作为光伏从业者,想到了行业调整的预期,却远没想到调整的力度如此之大、延续时间如此之长,都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和预期,诸如供需失衡、价格暴跌、业绩下滑、高管离职等种种不利现状一起袭来,大有往前欠账一天清算之势。就连尚德“诈捐门”这种“无厘头”的故事也被搬上了台面来,谁是谁非,时间自有定论。但,脆弱的光伏产业的确是伤不起呀!我们每天浸淫于网络,望穿秋水般地想找寻到行业转好的一丝丝信息,可是,在希望失望、理想幻想之中,我们的心也被不断地折磨着,从一季度火爆到低迷的快速转换,到二季度各环节石破天惊的历史巨跌,再到现在“一眼望不到头”的持续调整,大家似已失去了等待的耐心。伴随着欧美“债务危机”的延续,今年行情也基本上属于是被宣判“死刑”了,倘若产业链上各环节能维持住目前的价位,也就很庆幸了,但据我们的预估,几乎是不可能的。理性来讲,价格之所以一直在跌,就是因为原来的价格高的离谱,犹如海绵一样往外挤水罢了。再积极一点讲的话,就是一个所谓的“价值回归”过程吧。比如,硅料原本成本价才23美元/KG,但现在大陆通行售价却一直高居50美元/KG的高位,收益之大令人瞠目,马克思早前曾讲过的:“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人间的一切法律。”两者对比,可以假想目前已到了何种境地! 再来说说具体的行情。多晶硅料部分,目前主流报价已来到50美元/KG(无税,折合人民币含税单价375元/KG),较上周又有部分下跌,对于接下来行情走势,较主流的看法是,硅料在年底前将会下调至40美元/KG附近;硅片环节,由于单纯拉棒(铸锭)切片厂家,受制于高价的硅料,目前已形成了成本倒挂,全线处于亏损状态(按照现行价格,亏损约有10%左右),即便如此,硅片跌势仍无停止迹象,单晶125价格已在RMB11元/片(含税)以下,多晶156价格﹩2.0元/片(无税)上下;电池片部分,滞销、限产、停产大量存在,价格较为低迷,平均成交价格已至﹩0.73-0.77元/W(无税)区间;组件环节,中国青海930及欧洲930调减补贴费率形成短期的“马太效应”,促使出货稍有增多,但整体景气度并未有转好迹象,成交价格在﹩1.2元/W上下。 光伏在中国发展了这么几年,已取得了令世人为之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多晶硅料的投扩产速度、电池和组件的产能规模,我们都已在全球占据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基于这种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在以往,光伏企业家们习惯了做加法,我们分析了10家较有规模的光伏企业,2005年前涉足光伏的都是以组件环节为起点的,并随着行业发展及供需情况,逐步完成了向电池、硅片、铸锭和硅料提纯等生产环节的延伸,例如SUNTECH、TRINA、YINGLI等都是如此。而2005年后涉足光伏的,大多起点较高,并采取的是自上而下方式介入的,诸如LDK、GCL等便是如此。就算到目前为止,规模及以上光伏企业均无一家还固守于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此类情况,我们统称之为企业在做加法。正是有了这道加法,无论是光伏产业规模壮大、技术水平提升、还是成本降低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每一个光伏人都感同身受,并颇受其益。但自今年以来,受欧洲等国家持续降低光伏补贴和供需失衡等影响,光伏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不但价格大幅下跌,并且出货速度、开工率等等都不可同日而语,大家声声惊呼:光伏遭遇寒冬!殊不知,这是偶然中的必然啊,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成熟,无不都要经过一个起步-加速-平台阶段的,现在就是所谓的平台期,不但速度降了下来,收益、价格等等都有了一定的回调,因此这个时候,我们要建议光伏有必要做减法了,顺势而为,要么坚定瘦身,剥除冗余,专注产业链中某一环节,走差异化经营道路,做精做细;要么停工限产,创造或等待市场机会;要么卧薪尝胆,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通过新技术实现成本降低,然后再来占领市场。在目前市况下,切不可置市场于不顾,破釜沉舟,逆势而上,酿出不可复归的差错来。(丁文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