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人在广西“扎堆”,见铅锌尾矿便拉矿主“开个价吧,给现金”。崇左县一位铅锌矿老板认为:“日本人不是骗子,就是疯子,铅锌尾矿一文不值,还要赔上治污费”。他想耍耍日本人,便信口开河道:“3个亿,要就全运走!”而日本人却毫不含糊,马上盯着签合同、转支票。最近,美籍华人太阳能资深科学家陈祖培教授一语道破天机。原来,日本人是冲着铅锌尾矿中的稀有金属铟而来,而铟则是制造第二代太阳能电池——铜铟硒镓最重要的原料。 自从1800年意大利人伏特发明第一个电池、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后,人类生活就注定要与“电”结下密不可分的关系。电的产生方式有石油、瓦斯、煤、铀等多种,但这些能源的储量有限,在人类高度开发利用下终有消耗殆尽的一天。因此,世界各国无不积极地研发新的替代能源,太阳能电池就是一种最佳选择。从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Bell Lab)制造出第一个太阳能电池至今,基于硅晶片的太阳能电池一直占产业化生产主导地位,2005年晶体硅的市场份额大致为90.6%(单晶硅38.3%,多晶硅52.3%)。但受单晶硅材料价格及繁琐的电池工艺影响,其成本比火电贵七、八倍,限制了第一代太阳能电池真正商业化的大规模利用。值得注意的是,今后几年多晶硅材料的供应缺口都将维持在5000吨左右,导致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甚至出现有价无货、拥硅为王的畸形局面。这就必然促进其他材料太阳能电池的快速发展。 基于薄膜技术的第二代太阳能电池,包括多晶硅、非晶硅、碲化镉以及铜铟硒镓,可少用甚至不用晶硅材料,符合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发展方向,目前研发势头方未艾。2006年以来,国际较大的光伏企业都制定了发展薄膜电池的目标。例如:在非晶硅薄膜产量已从2004年4.4%提高到2005年的4.7%、达到86MW的基础上,美国Energy Conversion Devices (ECD Ovonics)宣布将其薄膜组件生产能力增长每年60MW ;ErSol Group2008年将把薄膜组件生产能力提高到年产40MW,如市场如期增长,有可能再增加3500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德国SCHOTT公司将投资近6000万欧元,增加30MW的薄膜年生产能力。但薄膜电池的光致衰减效应和较低的效率(8%),始终是其未大规模商业应用的原因。而碲化镉电池2005年的比例虽从2004年的1.1%提高到1.6%、达到29MW,First Solar公司也宣布2006年将其生产能力提高到75MW,但镉毒污染环境仍然是碲化镉电池大面积推广的致命弱点。 铜铟硒镓CIGS(CIS中掺入Ga)太阳能电池是多元化合物半导体薄膜电池,是在玻璃或是其它廉价衬底上依次沉积多层薄膜而构成的光伏器件,其结构从玻璃衬底到最顶层依次是:金属Mo背电极/ CIS吸收层/ CdS过渡层/本征ZnO(i-ZnO)层/ZnO:Al窗口层,最后可选择在表面依次镀上减反射层(AR Coating)来增加光的入射,再镀上金属栅极用于引出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