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68|回复: 0

[市场] 转帖:大非疯狂抛现,小非冤枉埋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6 15: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伏发电技术培训[研考班]2018
大非疯狂抛现,小非冤枉埋单

      从6124点到2100点,在4000点的下跌空间里,从2007年10月中旬至今,在长达近一年的时间里,市场中无数被“极寒”套牢的投资资金无不把这种愤恨和无奈都一股脑地计在小非的头上。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宏观经济出现疲软的过程中,有这种亲身体验和感受并极度恐惧的不光是小非,小非在不计成本地疯狂抛售的同时,大非也在悄悄地做着同样的行为。
      据《东方早报》记者吴英燕于2008年9月14日报道,许多国有大非在上市公司中具有绝对的控股地位,哪怕他们有相当规模的减持,也难撼动其控股地位。这种潜在的危险如果成为现实,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很大。自大小非减持狂潮出现以来,小非被公认减持欲望最为强烈。然而,数据显示,具有国资背景的大非股东减持力度也并不小。据统计,从股改开始截止到2008年9月8日,共有188家上市公司的国有大非减持解禁股,累计减持26.1亿股,累计减持市值约407.4亿元。另据统计,仅8月份一个月,小非累计减持比例为43.90%,而大非累计减持仅有11.92%。
      2008年8月10日,国资委李荣融主任指出,“为保持国有经济的控股地位,上市公司的国有大股东不可能大量减持上市公司股份,也可以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大量减持股份。此言一出,再结合2008年8月份大非实际减持不多,于是市场解读为是因为管理层及大非股东们对目前宏观经济基本面及微观实体企业的赢利能力充满信心。我认为,这种一厢情愿式的断章取义,对市场的危害非常大,大非在八月的减持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8月是中报发布密集期,根据规定中报公告前30个交易日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不能减持解禁股,而这些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中有相当部分是国有大非。由此推算,众多8月份进入解禁期的大非实际减持时间可能被推迟到9月份或以后的时间。
      单纯讨论大小非的减持兑现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该对未来几年大小非解禁情况有个大体了解,这对投资和对趋势研判是有帮助的。2008年的大小非解禁金额是21652.5亿元,而这一数字在2009年增加至36614.5亿元,到2010年更是猛增至37757.7亿元。未来两年里大小非共解禁金额为74372.2亿元,而目前的流通市值仅为45772亿元。也就是说,按照目前市价维持不动,未来两年的解禁大小非的流通市值就是目前市场近1.5倍。假如按照解禁的大小非总减持35%计算,则需要再增加2.6万亿资金才能维持目前市价。相当于在两年的时间里再发行2007年底时的基金规模。在宏观经济指标渐行渐低的大趋势下,在市场忌讳于为大小非抬轿的预期下,基金的发行能再现2007年上半年的那种疯狂吗?
      当然,这个市值计算是按照目前的市价计算的,假如后市的市价继续大幅度降低,那么,解禁大小非的市值或者所需要的承接资金就会相应地减少。
      目前,全球的投资市场几乎同时出现疲软,在美国次级债危机泛滥的后面,反映的是投资的不理性。在经济发展平稳健康的时候,忽略了其中必然存在着的风险,是导致目前国际投资市场和实体经济危机重重的根本原因。
      在2008年1月1日的《2008年及后的大体走势》中,我对于影响市场变化因素做了大体分析,着重强调了政府调控的无效性。这个无效性要在很长时间以后才能逐渐体现出来。
      在2008年1月3日的《酒类消费品将率先拉开2008涨价的序幕》中,提醒投资者务必警惕物价通胀的连锁反应。虽然政府给予目前CPI指数以强硬的政策打压,但我认为,这种靠打压维持的低CPI指数是不会长久的。物价如此高位“维稳”,已经严重压缩了消费者的购买力。这种低购买力维持的低CPI将极大侵蚀企业的生存空间。实体经济所蕴藏的生存危机将严重破坏宏观经济的运行质量。这个连锁反应的威力是非常大的,投资者不能两眼只盯股价涨涨落落而两耳不闻实体经济之事,这种投资方式无疑于“盲人摸象”。
      在2008年1月11日的《当股啸退却之后》中,对于从2005年开始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市场的滞后性,提醒投资者注意这个滞后性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滞后性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投资经验不足,对宏观政策性能没有很好理解的投资者极易被蒙骗,及至发现一切都来不及了。这是2008年以来投资者深度套牢的一个主观原因。投资理念不端正,投资心理不健康,投资经验不丰富,投资知识不全面,这是所有被套牢资金的通病,包括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内。
      在2008年1月20日的《美国次按危机的警示》中,针对当时市场中关于美国次按危机即将过去的误导,我提醒投资者注意关注美国金融领域里发生的这一灾难。市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次按危机数额不过一两千亿美元这样一个影响,我认为,美国次按危机的数额不会低于一万亿这样一个数字,除了对美国住房市场发生的这场灾难进行估算外,主要是通过这一灾难警示后市将要发生在我们自己的住房按揭贷款市场出现的危机。这个情况现在只是出现了一些端倪,我认为这是巨大危机爆发的前奏。当大量的失业人员随着经济转型而产生的经济滑坡而涌向社会时,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将不可避免的出现类似于美国次按危机的灾难。法律规定,居民只有一套住房的,发生还款问题时,法院不得强制拍卖。那么,大量的赖账、死账都归于银行时,一场旷世灾难不可避免。这是投资者务必高度关注的。
      总之,对于大小非问题、按揭贷款问题、宏观经济转型问题、微观实体经济赢利下降问题等等等等,都将深刻地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一定要把风险放在头等位置,不能只幻想可以捞多少收益。在一个长期的大下行趋势里,没有赢家!
      有股友问,银行已经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不是利好?这个问题很难用利好还是利空这么简单的词语来定义。这些政策性措施极易与目前市场充斥的救市幻想发生共振。但我提醒投资者一定要看到这个政策措施出台的背景,就是大的经济趋势是向好还是向坏。当然,假如经济尤其是金融经济趋势非常好的话,就没有必要采取这种金融措施。我推测,这个措施出台后在金融领域里将进行一次风险位移,中小金融机构的生存环境不是变好了,而极有可能更加恶化。大家仔细分析一下,应该不难看出其背后所指向的宏观经济中所蛰伏的危机。这些危机是不能只让几个大行来承担的,要适当地向中小金融机构摊薄一部分,也是一种不错的风险规避方法。反映到投资市场里,很有可能与救市幻想发生共振,那么,就为大非小非们的抛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解读为利好的投资者将冲向市场,而解读为利空的投资者将淡出市场,在出现大的下行趋势中,就是这么简单,一个解套和再套的替换而已,而且这个替换是负值游戏。针对这样的“利好”,我看几乎没有考虑的价值。毕竟,我一直关注的社保基金到目前位置一直没有任何消息。他们是绝对不会被套住的,那么,就只有一直在场外等待。没有了社保基金的行情,还是不做为好。因此,综合一直以来的风险分析,明天将继续空仓(当然,假如出现极度暴跌,则视情况而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阳光工匠光伏论坛 ( 苏ICP备08005685号 )

GMT+8, 2024-6-1 14:15 , Processed in 1.062506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